在 2020 年結婚時,已和老公討論過生小孩的問題,由於我和老公都喜歡小孩,便決定 2021 年開始嘗試懷孕。
我是個急性子的人,做任何事都講求效率,所以願意花很多時間和資源去準備,務求在最快的時間內達成目標,懷孕也不例外。以下分享一下我的五大備孕攻略,想懷孕的夫妻們可以參考一下。
一﹑中醫調理
中醫的調理方法,主要是提升卵子的質素和保持子宮的環境健康。(我有個看了超過 3 年的中醫師,是個婦科聖手,有興趣可以私下問我)
喝慣中藥的我本以為也是一般苦藥,但這次面對的「羊胎」,我是真的投降了!藥的質地比一般中藥濃稠,而且有一陣內臟的腥味(每次泡藥整排同事都會看著我,真不好意思),我是連續喝了半年多,真的是好崩潰😢 但為了生孩子,只好堅持啦!
記得找個適合自己的中醫師,「人夾人」是很重要的~
(網絡圖片)
二﹑西式保健品
中午在公司喝中藥,晚上我就會在家吃保健品。首先是葉酸,醫生說其實在備孕時就已經需要攝取。然後就是維他命E、Q10 和 Omega 3,頭兩款都有助提升卵子的健康,第三款我是一直都有吃。對於保健品的牌子,我則是沒太多深究,也是吃過好幾個品牌,吃完沒甚麼問題我覺得就可以了。
三﹑日常飲食及生活習慣
要備孕,一副健康的身體絕對是關鍵。
「You Are What You Eat」基本上要均衡飲食,避開生冷和冰的食物(中醫的角度是吃生冷和冰對胃不好,影響吸收,還有令子宮收縮,影響排卵);多吃健康蛋白質亦可令卵子更健康,增加受孕的機會;多吃綠葉青菜,吸收葉酸;多喝養腎滋陰湯水,如花膠、響螺、水鴨、鮑魚等等。
另外,我每天都會喝黑豆水和無糖豆漿加吃一隻烚蛋,這三樣也是有益的蛋白質,且適宜每天進食。
而在生活習慣方面,要早睡多休息,平常我一般 11 點就會上床睡覺。還有就是做運動,一般帶氧運動例如慢跑可以促進血液循環,對排卵也有一定的幫助唷!
四﹑生育檢查
婚前檢查跟生育檢查不同,前者是了解自己與伴侶的身體情況,檢查會否有傳染病及影響下一代的疾病,以減少將來寶寶患遺傳病的風險。一般來說會透過抽血來檢查測試德國麻疹、乙型肝炎、地中海貧血症、類猴型因子及梅毒等傳染病,如發現問題就要一起面對和解決。
而生育檢查則是針對生育能力的項目,女生的話一般可做超聲波去檢查子宮、卵巢和膀胱,我去照的時候有照出來子宮後屈,醫生說這情況十分普遍,對生育亦沒有甚麼影響(馬上鬆一口氣😪),如發現有肌瘤、水囊或其他問題,便要馬上看醫生接受治療。而男生方面,一般都是靠驗精液去檢查精子的數目、質量、活動能力等等。如果夫妻兩人都沒問題,就是等緣份到啦!
記得結了婚就是兩個人的事,順利或是不順利也不要埋怨或責怪對方,積極把問題解決,多溝通和互相支持才是最重要的❤️
五﹑「做功課」
重點來了,要造人成功,必先要做~~ 我經常覺得這一環十分矛盾,當你很有目的去做,例如算排卵期,那麼就沒有趣味和情趣了,但你想提高中獎率,就只好犧牲樂趣的部份🤦♀️ 無論如何,跟另一半多溝通,找到互相都可以接受的方法。
我看網上有很多「偏方」,例如姿勢、做完之後要躺平等等,那就信不信由你,我個人就只有算排卵期的。基本的邏輯是精子一般可以存活 2–3 天,所以你越接近排卵的時間去做,中的機率越高。市面上有很多可以測排卵的小工具,我有用過以下兩款,大家可以參考一下。
(網絡圖片)
大衛試紙我是在 Carousell 購買的
以上是我在備孕過程中有使用過的方法,效果當然因人而異(頭盔),最重要是保持心情輕鬆和身體健康,盡量不要給自己過多的壓力,我個人也覺得工作壓力也有很大影響。
驗孕和證實懷孕👶🏻
經過差不多半年的調理和嘗試,我終於成功懷孕了!有時候真的很奇怪,我一直沒有驗孕,因為每次月經要到的時候我總是有很明顯的生理反應,而在 8 月時,我是心血來潮在月經應該要來的後一天驗孕,果然中了😭😭😭😭 當時的反應其實十分冷靜,叫醒還在睡的老公,大家抱了一下我就出門去上班了🤣🤣 回到公司,我們兩個好像才反應過來,超級興奮。
驗到懷孕之後的一周就可以去找醫生做抽血檢查或簡單一點去一般診所驗小便,通常醫生就會出一張懷孕的證明,便可以到公立醫院婦產科預約啦!公立醫院通常會收掉這張證明的正本,你可以先自行影印以備不時之需。
接著可以打電話去私家婦產科照超聲波及基本檢查,檢查多數安排在孕期 7–8 周左右,孕媽媽要好好記住自己最後一次來月經的日子,因為醫生都會以該日子去計算你的預產期。
知道自己懷孕後,大家依然要保持心情放鬆,不要太操勞,不要拿重物,避免劇烈運動。吃的方面也是保持均衡飲食,千萬不要吃木瓜和西瓜等涼性食物,可以繼續吃葉酸保健品,因為它對寶寶的先天腦部及脊椎發育有幫助,但是一定要向醫生資詢,不是吃越多就越好!最緊要就是多休息,因為懷孕初期會比較疲累。心情好,健健康康,寶寶自然也會好好成長啦!
這是「肉圓仔」7 周多時候的超聲波,他當時只有 1 cm 大。第一次聽到寶寶的心跳聲真的很震撼,感覺人生中從來沒聽過如此奇妙的聲音,我當時有流了幾滴眼淚,因為真的太感動了(現在在寫也很感觸),老公也說他當時也是熱淚盈眶,想不到自己即將要當爸爸了。
總結而言,每對夫婦的備孕之路也不一樣,有些很順,有些則很崎嶇,旁觀的人也不應為他們製造更多壓力,像問︰「怎麼還不生呀?」或家中老人家(我奶奶就是這種人🙃)也是很喜歡催,說很想快點抱孫等等的。
生小孩是科學也是緣份,所以真的要體諒每個人的難處和尊重身邊的人。❤️❤️
Comments